7万亿大市场将在2022年启动!又一个风口要来了――钱瞻研报
来源: | 2021-11-20 22:33:20

各位老铁,大家周末好!我是钱研君,今天又在公众号“道达号”上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——钱瞻研报。

自从9月初钱瞻研报关注元宇宙以来,元宇宙的热度便开始不断上升。在为各位老铁讲解元宇宙的时候,钱研君提到,由于低延时、高带宽等技术特色,5G已成为元宇宙的一个基础设施——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桥梁。 就在今天,2021 中国5G +工 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武汉开幕,高 层 指出,“5G+工业互联网”是传统产业跨 越 式 发展的 历史 性机遇 。

看 起 来无 论 是C端 还是B端,对于5G的需求也 是 越来越明显了,今天钱研君就和 大家 分享一下 5G产业链 的投资逻辑。

在正式开始之前,钱研君想先对两位老铁说声感谢。上周六没有更新钱瞻研报,有位老铁在后台问了好几次,钱研君看到之后真的挺感动。为了能够给各位老铁提供最优质的研报资讯,钱瞻研报的更新频率可能会降低一点,但还是会继续更新的,这一点还请各位老铁放心。

还有位老铁最近赚到了不少钱,在后台留言建议我把钱瞻研报的价格提高到180元/期。这里还是先恭喜这位老铁,不过钱研君还是要提醒各位老铁, 股价的短期波动其实是无法预测的,而钱瞻研报主要选择的还是值得中长期关注的优质赛道,希望各位老铁能够理解这一点。

本期《钱瞻研报》,推出了白金版,为大家介绍了5G产业链的4家重点上市公司。

免责声明:本文及钱瞻研报白金版是从行业前瞻去挖掘价值信息,整合最热研报主要观点,文章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不涉及操作建议。据此入市,风险自担!

新基建已成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

在讲5G之前,钱研君先介绍一下“新基建”这个概念。 新基建包括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中心、特高压、新能源充电桩、高铁轨交和工业互联网等在内的七大投资方向,其中5G、高铁轨交、特高压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最受关注,这些领域的投资已大规模铺开,能快速形成实物工作量,同时具备较强的科技属性和盈利属性,已成为基建投资提质增效的有力突破口。

新基建为何成为政策反复强调和投资重点倾斜的方向呢?中信建投(601066)证券指出,从直接原因看,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促进了新基建发展。其次,扩大新基建投资不仅在短期可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,拉动经济增长,也将在中长期有效促进技术进步、产业链升级、结构性改革,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。

根据以往的经验,基建投资是逆周期调节的政策工具,因此基建投资的主要逻辑都是自上而下,政府的投资意愿成为了领先指标,投资意愿只要足够强,资金的相应配套基本无虞。在新基建发力的时代,中信建投证券认为这样的逻辑没有本质的改变,只是投资意愿中将更多纳入社会资本的意愿,基建项目的资金获取渠道将更为多元化。

根据中信建投证券的测算, 从总体规模上看,未来五年新基建预计将拉动直接投资12.5万亿,考虑上下游配套投资和溢出效应,总投资规模可达27万亿。 其中5G、轨交和大数据中心拉动投资较多,分别拉动投资超8万亿、8.2万亿和4.8万亿,其余方向各拉动约1万亿左右投资。

通过上面的描述,不难发现,5G作为当前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引领技术,在“新基建”中占据重要发展地位。我国5G商用已经有两年,从全球范围来说,我国在5G研发和应用等领域处于相对领先状态。

2020世界5G大会上提到,在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中,来自中国企业的占32.91%,居世界排行榜首位;华为在5G标准必要专利上全球排名第一。在5G的浪潮中,中国已取得领先优势,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引领世界通信技术发展的重大机遇。

2022年是5G应用真正意义上的起点

如下图所示,5G产业链可以分为基础器件、主设备、终端、运维服务和场景应用五个部分,而每个部分又包括若干细分领域。

领先的技术优势,无疑为5G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,而5G产业链想要发展起来,必须先从5G建设开始,然后到5G产业生态,最后到5G应用生态。

5G应用场景广泛,且多个应用领域极具市场潜力。中信建投证券指出,从3G开始, 每一轮技术创新,每当硬件有三成的投入,它所对应的应用创新的产值可能在七成。 如果按照中国市场三大运营商大概1万亿以上资本开支的投资来看,未来5G应用延伸商业模式创新所带来的市场容量,应该至少达到7万亿。

那么,5G应用生态什么时候才能形成规模呢?中信建投证券认为,从2G到5G,一路走过来,每一轮应用起来之前,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,一个是整个基础网络的普及率,另外一个就是终端渗透率的提升。

先来看基础网络的建设,根据《“新基建”发展白皮书》,建成基本覆盖全国的5G网络,预计需要5G基站500万-550万个。截至2021年6月末,我国5G基站总数达到96.1万个。总体来说,5G基站建设持续稳步推进,但今年上半年由于芯片短缺,我国建设进度已被拖慢。不过随着今年底至明年上游产能紧张得到缓释,预计建设节奏有望恢复。

三大电信运营商是建设5G基站的主力军,随着国家与5G建设相关的政策不断出台,三大运营商2021年仍保持5G建设高投入。

再来看渗透率,按照3G的经验,基本上终端的用户渗透率超过30%,是一个很重要的临界点。2009-2011年并没有出现非常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,一直到2012年以后,整个行业有了一个大的爆发。2012年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,手机网民的渗透率超过了30%,从基础设施来看,这是非常重要的特征和变化。

根据工信部的数据,截至今年三季度,中国5G手机用户的数量超过了4亿,到2023年,这个数量应该会在5-6个亿,甚至更高,届时中国5G终端用户数的数量,应该占到全球用户数的80%。

根据以上分析,中信建投证券认为,2022年有望成为5G应用真正意义上的起点。

本期《钱瞻研报》,推出了白金版,为大家介绍了5G产业链的4家重点上市公司。

免责声明:本文及钱瞻研报白金版是从行业前瞻去挖掘价值信息,整合最热研报主要观点,文章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不涉及操作建议。据此入市,风险自担!

风险提示:1、5G产业进度不及预期;2、5G应用落地不及预期;3、运营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;4、全球贸易摩擦加剧。

精彩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