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2天风投资策略】当更稀缺的高景气 邂逅更充裕的流动性
来源:同花顺综合 | 2021-12-28 16:03:44

距离2021年结束已不足4个交易日,天风证券(601162)对我国22年经济发展以及股市表现进行了分析预测,核心观点如下:

1、21年信用收缩,剩余流动性下降,A股整体杀估值;22年信用扩张,剩余流动性更充裕,A股估值整体有支撑。

2、非金融A股整体盈利上半年下滑(Q1单季:7.7%、Q2单季:-7.4%),下半年企稳(Q3单季:3.1%、Q4单季:11.5%)。

3、未来半年,信用-盈利二维框架中,①信用逐步扩张;②盈利回落;③股债收益差处于均值附近估值不便宜――对应【信用扩张前期】,指数区间震荡,当前调整,为春季躁动打开空间,春季躁动后二季度可能再次调整。根据当前的情况(盈利增速下行、信用逐步底部回升),未来半年,我们可能正处于【信用扩张前期】,对应市场可能没有太大指数机会,更多是结构性机会为主。若明年下半年盈利逐步企稳之后,可能转向“盈利向上+信用向上”的【信用扩张后期】,届时指数层面的机会可能相对较好。

4、年中再看,信用-盈利二维框架中,①信用继续扩张;②盈利触底回升;③股债收益差有可能回落到-2X标准差的极端便宜位置;④“二十大”前风险偏好较高――指数在年中可能出现指数级别的机会,仓位在这个阶段,可能成为胜负手。

5、业绩稳定的核心资产(比如白酒、医药),其未来超额收益对当前估值敏感性较高,18年年底、19年年中、20年4月初都属于核心资产极端便宜的位置,21年2月中旬属于核心资产极端贵的位置,当前刚好介于这两者之间,因此给予标配建议。白酒、医药从2月份开始消化估值,目前判断处于长期配置窗口,但中短期的预期回报目标可能一般。

6、金融和地产链的超额收益基本取决于信用扩张的力度,即是否刺激地产。回顾来看,16年提出房住不炒以来,有两波刺激地产,分别是19Q1和20Q2Q3,共同背景是出口、制造业、就业全面下滑之后,逻辑在于大局稳定优先于房住不炒。因此,客观来说,22年出口大幅回落后,金融和地产链可能存在阶段性的β,但是依赖于政策的困境反转不作为我们的主要推荐方向。

7、在上述两类大盘股(白马核心资产、金融和地产链)22年都暂时不具备趋势性机会的情况下,预计中小盘占优的风格尚未结束。未来小盘股的风格主要依托于从新能源到5G应用端等产业趋势的交替推进。

8、核心配置思路之一:硬科技赛道,一是较难躺赢,需要在产业趋势不错的赛道中进一步挖掘中小公司;二是价格上涨难以持续,更多推荐纯粹的量的逻辑(没有价格变化驱动),量的逻辑关注:军工、新能源车(电池、零部件、电子、整车)、新能源大基地(风、光、储、运营商)、半导体(设备、材料)。另外,复盘来看,如果没有产业层面低于预期,景气赛道的阶段性调整一般幅度在15%,目前看处于调整的下沿位置,预计22年春季躁动可能仍是核心进攻方向。

9、核心配置思路之二:推荐不依赖于政策的困境反转方向,比如成本困境反转的必选食品(PPI-CPI拐点)、价格困境反转的猪肉、库存周期困境反转的传统汽车及零部件。

PPI-CPI剪刀差收窄,意味着中上游利润逐步向中下游转移,复盘发现,必选食品取得超额收益的概率较大。同时,考虑每4年一个大的周期底部,22年中,生猪价格可能筑底,对应养殖行业的机会。

10、2022年需要关注的一个全新主线:5G的应用端,可能包括元宇宙、车联网、能源物联网、工业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。科技产业周期通常经历基础设施铺设――硬件持续渗透――应用端放量的过程。随着国内暂时完成5G基站的初步覆盖,我们认为当前处在本轮科技产业硬件渗透期的中后期,物联网、元宇宙作为5G产业的主要应用场景,2022年可能面临硬件加速渗透与应用端突破。

(一)物联网:建议关注中下游的物联网硬件设备与应用端的业绩放量

较4G产业而言,5G产业toB端应用场景明显增加,打开潜在市场空间的同时也意味着硬件渗透类别的延伸。除5G手机外,物联网相关硬件预计仍有渗透空间,建议关注【光模块】、【通信模组】、【传感器】、【AIoT芯片】等中下游硬件,与【工业软件】、【工业互联网】、【车联网】等下游应用端的业绩放量机会。

(二)元宇宙:上游设备与盈利模式清晰的toB应用更占优

从业绩兑现角度审视元宇宙产业,toC端中游设备与toB端下游应用可能更占优:

1)toC端方面,5G、千兆网等低延迟通信基础设施覆盖初步完成,我们认为实现应用端放量的硬件渗透率在70-80%左右,而根据工信部等十部门《5G应用“扬帆”行动计划》,预计2023年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40%,故现阶段可能仍处在硬件设备加速渗透阶段,建议关注云/边缘计算、VR/AR/MR等设备及其相关上游芯片、传感器、显示屏等。

2)toB端方面,考虑到互联网龙头企业积极介入且政策有所倾斜,建议关注盈利模式更为清晰的虚拟人、元宇宙办公等应用端场景。

11、2022年的童话故事:当更稀缺的高景气邂逅更充裕的流动性――回测发现:更充裕的剩余流动性所追求的方向依次是【加速增长】≈【持续高增长】≈【减速增长-低降幅】>【困境反转】>【减速增长-高降幅】>【低速稳定】

相对业绩决定相对收益,也决定风格,且风格轮动是常态

1年维度涨跌幅的高低由相对业绩增速的高低决定。

从美股1970-2019年这50年来看,涨跌幅的高低与净利润增速的高低基本上也呈现线性正相关。这一个规律,除了A股、美股之外,我们进一步回溯了港股、日本、德国、英国股市,得到的结论也一致。

相对业绩的变化决定了风格的变化。如前文所说,市场大小盘风格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,宏观环境或行业格局变化带来的相对业绩的变化。对风格起作用的因素也是市场对于中短期盈利弹性的追逐。

美股75%的年份表为大盘风格更像是全球的一个特例。

在前期报告《美股50年风格复盘:A股的中小盘风格能否延续》、《大小盘风格:开辟超额收益新战场的热情还会持续多久?》,我们认为持续的小盘股行情一般出现于两种情形:①危机之后的低基数效应(小票业绩占优)、②新兴产业长期占主导(产业结构转型)。美股过去50年:大盘风格跑赢的概率为75%,小盘风格为25%;美股大盘风格长期占优的背后是稳定增长且高质量的盈利环境。然而,在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,市场的风格轮动是常态,一种风格一般持续2-3年,且风格之间占优的幅度相对不明显。

因此,我们在面临宏观环境与大小盘风格难以判断的时候,也可选择淡化风格,而去关注年度维度超额收益最核心的影响因素——净利润增速的高低,选择当年相对业绩趋势占优或高增长的行业。




精彩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