增长近6成!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春节期间电动汽车充电量大增
数据显示,春节期间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平台充电量同比增长近6成,高速路网充电量同比增长超1.5倍,仅1月27日高速路网单日充电量就达到391万千瓦时,创历史新高。
节日期间,为切实保障好春节期间电动汽车出行充电服务需求,国网车网技术公司提升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巡视频次,保证客户找桩充电、充值退费等核心功能运行平稳。并协同国网客服中心及各省电动汽车公司将涉资金、锁枪、涉高速等客服工单提速处理,确保服务闭环“闭”得住,服务有温度。从监控数据来看,春节期间,高速路网充电订单共计104万笔,日均15万笔,同比增长122.13%。节假日期间,全渠道客户服务业务量共计16396件,同比增长78.02%。
中国核能行业协会:
全国核电运行情况
(2022年1-12月)
2022年1-12月,全国累计发电量为83886.3亿千瓦时,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4177.86亿千瓦时,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.98%。
2022年1-12月,全国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4177.86亿千瓦时,比2021年同期上升了2.52%;累计上网电量为3917.90亿千瓦时,比2021年同期上升了2.45%。与燃煤发电相比,2022年核能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11812.47万吨,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0948.67万吨、二氧化硫100.41万吨、氮氧化物87.41万吨。
2022年1-12月,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7547.70小时,平均机组能力因子为91.67%。
点击查看详情
2022年1-12月全国发电量统计分布
易纲:
我国碳市场前景广阔,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再贷款已超3000亿元
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月4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上表示,启动绿交所推动绿色转型,虽然工作很复杂,但意义重大。下一步,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北京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,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市场。
易纲透露,目前,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再贷款超3000亿元,支持商业银行发放碳减排贷款5100多亿元,2022年带动碳减排超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。
“下一步,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北京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,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市场。”易纲强调,我国碳市场前景广阔,特别是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具有很大潜力。人民银行将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展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(CCER)交易,创新更多碳金融产品,更好服务碳市场参与主体,推动降低绿色溢价,在引领带动绿色转型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。
点击查看详情
赵天寿:
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要环节
在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、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成员赵天寿看来,储能技术必须满足规模化、高安全、低成本、长寿命、无地域限制等要求,这也是未来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所在。
碳减排的关键,在于不断提高太阳能、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,化石能源比重相应降低。而目前,风、光实际比重约为4%,化石能源占比高达84%。为实现碳中和目标,前者占比需达到60%,后者要降低到10%左右。近十年来,我国的光电、风电成本快速下降,为装机规模快速提升奠定了基础。但光电、风电存在间歇、不稳定特点,无法直接满足电网及用户的需求,成为制约其进一步扩大规模的主要障碍。储能就是利用专门装置与系统将能量储存,在需要时将能量释放,实现能量在时间和(或)空间上的转移,这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必须环节。基于此,储能被认为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必须环节。
点击查看详情
新能源汽车如何摆脱“成长烦恼”
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产能布局、基础设施、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多重挑战。业内专家表示,现阶段,迫切需要行业和政府来共同努力加以解决。
对此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、副秘书长叶盛基指出,中国式现代化建设,离不开汽车强国支持。中国汽车产业将把握电动化、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期,着力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健全完善,全力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,工信部将通过五大举措继续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:一是通过优化政策供给,修订发布积分管理办法,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;二是持续保障稳定运行,健全汽车生产风险预警机制,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,做好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;三是支持创新突破,发挥龙头企业和国家创新中心的积极作用,加大投入,加强资本和技术对接以及成果转化;四是优化发展环境,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,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;五是深化国际合作,加强国际经贸规则对接,建设汽车海外发展公共服务平台。
点击查看详情